堂字号与冷庄子

2024-10-14 15:57:49 来源:

 

/李宝臣

编辑/胡艳芬

  在传统人情社会中,个人的地域、家世背景、性情、学历、经历、文化、审美、阶层、名望、财力的现实格局决定了他经常交际的人群。

  上流社会存在许多诸如乡谊(同乡)、年谊(科举同科)、姻谊(联姻)、师生之谊、同窗之谊、世交、金兰之好(异姓结拜)以及同僚旧部等数不清的关系。每一种关系的维系既能成为聚会由头,同时也让其他各种关系犬牙交错展现在聚会上。明清上流社会的聚会大都采取宴席加演出形式。

  旧日北京餐饮饭庄以承办巨型宴会的堂字号买卖的规模最大,如大栅栏的衍庆堂、东麟堂,什刹海的会贤堂,金鱼胡同的福寿堂,钱粮胡同的聚寿堂、聚贤堂等。这类买卖的院落多重、空间宽敞,最主要的是建有戏台,可以召演堂会。

  所谓堂会,系指邀请戏班等演艺团体(主要是京剧班)到家里或指定场所演出。私人在家广聚亲朋,召艺人演出助兴,可谓登堂入室;若不在家里而在外面,则堂字号是首选的大型聚会公共空间。在堂字号里召演堂会,两堂之意可谓契合完整、天衣无缝。

  召演堂会,分全堂与半堂。全堂从午后大约一点开演至午夜。半堂晚六点左右开演也是到午夜。如果从佳肴美味品尝上讲,堂字号的巨型宴会可以做到高档化,但难以做到精细化。

  凡是堂会,来宾甚多,譬如做寿,通常要庆祝三天,头天称预祝,二天称正日,三天称酬客。三天之中迎来送往,基本上是流水席,客人随到随开饭。

  由于人多,厨房一般采取预制方式以弥补集中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预制菜品除压桌凉菜以外大都是蒸煮的,放到多层大笼屉里保温。需要时迅速翻碗上桌。现炒类菜品相对较少。尽管食材不错,厨艺也不差,但为了快难免敷衍了事。好在堂会戏因名角荟萃且多反串与多演稀见剧目而令人向往。

  晚清到民国初期是北京堂字号生意的黄金时代。堂会是上流社会维持体势、联络感情、张扬场面、做足脸面最常用的社交聚会交换方式,高官巨富乐此不疲。1928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堂字号生意走向衰落,不久纷纷关闭。

  还有一类社会称为“冷庄子”的堂字号餐饮买卖,大致分作三类。

  一是拥有宽敞厅堂可以容纳多人聚会的,但不做散单生意,除预订包席外,平日不起火不营业,总是冷冷清清的,故得名“冷庄子”,卖的是场所与组织操办能力。只要有人上门预定,可以按照雇主出资、宴会规模预备酒席;同时也应外办,即登门操办宴会。比较有名的,如后门桥义溜河沿的启华堂、前门外西珠市口的天寿堂、北新桥石雀胡同的增寿堂与天丰堂等。

  二是虽然挂“某某堂”字号牌匾,却无宽敞厅堂,只有门面房二三间,用于接待外聘操厨业务。

  三是只在住处的街门上挂“某堂”或“厨行某寓”字牌以为招幌。

  相形之下,二三类“冷庄子”要比一类多得多,遍及全城。这也反映出当时平民在家办喜庆宴会的消费需求旺盛。这类无宴会厅堂只提供外聘操厨服务的餐饮业,时称“口子攒冷庄子”。无论哪类冷庄子接到大单,临时约请雇用厨师一般在本堂熟悉的棚口。棚口系指厨行中的“口子攒儿”厨帮,系无固定服务单位的厨师自发形成的行业组织,分清真与汉民两类。这类厨师俗称“跑大棚的”,分地界挂靠不同棚口,行规禁止越地界揽活接单,否则必遭同行挤兑唾骂。如今外聘厨师在家举办大型宴会的现象在大城市基本消失,但在乡村仍然火爆。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