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土家女人見證一口刀村搬遷史
2020-05-14 10:19:57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guān)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貴陽5月14日電 題:三個土家女人見證一口刀村搬遷史

  新華社記者向定杰、肖艷

  貴州烏江邊,武陵山深處,峭壁上“掛”著一個叫一口刀的村莊。

  一口刀,地如其名。遠遠望去,多個寨子散落在高高的山梁間,就好像建在刀背上一樣。

  2015年,一則“34戶人輪種1.5畝水田”的報道讓一口刀出了名,貧窮狀態(tài)引來極大關(guān)注。

  一方水土養(yǎng)不活一方人,唯一辦法就是搬!2017年1月,農(nóng)歷春節(jié)前,依依不舍的村民邁開了下山的腳步。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3)三個土家女人見證一口刀村搬遷史

  在銅仁市碧江區(qū)響塘龍社區(qū),跨區(qū)域搬遷工作組成員袁海燕(左)與田江英交談(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向定杰 攝

  “就像嫁姑娘一樣,一臺臺中巴車載滿了人,個個戴著大紅花。”袁海燕如此描述當時的場景。自稱“娘家人”的她,來自一口刀村所在的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是跨區(qū)域搬遷工作組的成員。

  今年42歲的袁海燕以前在沿河縣人社局工作,被抽調(diào)到工作組后,她也隨搬遷群眾來到了260多公里外的銅仁市碧江區(qū)響塘龍社區(qū)上班。

  “跟過來就是做后續(xù)服務(wù)。”袁海燕說,這個安置點從一口刀村來的有118戶899人。盡管生活條件明顯好了,但一些人起初不習慣,連她自己也是。

  “剛開始最怕爬樓梯,每天膝蓋跑得疼,感覺比下村還累?!爆F(xiàn)在喜歡穿運動裝的袁海燕說,她們的工作事無巨細,老年人用電磁爐、出門買菜等看似簡單的行為都需要指引。

  如今,一眨眼3年多過去,大家逐漸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搬得出、穩(wěn)得住,離不開干部的付出,更是群眾自力更生的結(jié)果。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三個土家女人見證一口刀村搬遷史

  在銅仁市碧江區(qū)響塘龍社區(qū),環(huán)衛(wèi)工人田江英在中轉(zhuǎn)站倒垃圾(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向定杰 攝

  46歲的貧困戶田江英,原本住在一口刀村大壩組。她的丈夫十多年前就因病去世,她一人拉扯大3個孩子。

  “耍一天都不行,政府把我們搬出來就像教我們走路一樣,自己也要去走?!币话徇^來,田江英就四處找活干。成了環(huán)衛(wèi)工人后,她每月工資到手1800多元。

  在她80平方米的新家里,桌上堆著從扶貧車間領(lǐng)來的手工掛件材料。田江英順手拿起一條繩,一邊編織一邊說,雖然生活壓力沒以前大了,但還是閑不住,一有空就做一些補貼家用。

  每次見到田江英,袁海燕都會被她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感染。有說有笑間,袁海燕喜歡和這些老鄉(xiāng)以姐妹相稱。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2)三個土家女人見證一口刀村搬遷史

  在銅仁市碧江區(qū)響塘龍社區(qū),搬遷戶田國霞在廚房切柚子(5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肖艷 攝

  “大家真的像親人一樣!”45歲的搬遷戶田國霞說,她家雖是一口刀村涼橋組的非貧困戶,但屬于整組搬遷。來到城區(qū)生活后,她和丈夫放棄了跑客運,和人合伙開了一家名叫“一口刀石大碗”的飯莊。

  土家豆豉、土家臘肉……按田國霞的說法,飯莊里吃的都是正宗家鄉(xiāng)味,食材都是托人從沿河捎來的,就連招的十個工人也是一口刀人。

  “她把鄉(xiāng)愁也搬上來了!”袁海燕插話道,飯莊其實還有一個攬客妙招,那就是把以前農(nóng)耕生活的一些用具收集起來,作為裝飾。

  田國霞笑著說,背水的木桶最能勾起一口刀人對故土的回憶。過去天不亮,村民就走山路去背水,背一趟得三四個小時。而今,這個家當算是徹底淘汰,成為歷史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黃浩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北京:抗疫一線護士的一天
北京:抗疫一線護士的一天
遠眺來古冰川
遠眺來古冰川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8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