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600度以上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的近视称为超高度近视。近视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高度近视是由低度、中度近视发展来的,所以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引起高度近视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遗传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
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大概98%的概率会发生高度近视;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高度近视,另一方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孩子大概57.5%的概率会发生高度近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孩子大概21%-22%的概率会发生高度近视。
环境因素主要就是不良的用眼习惯和生活习惯。不良的用眼习惯包括坐姿不正确,光线不符合要求,近距离阅读,在晃动、移动的环境中读书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营养不均衡等。
高度近视和低中度近视比,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高度近视绝大部分属于轴性近视,所谓轴性近视就是随着度数增长,眼轴在不断延长,而且赤道部在不断扩张,供应视网膜、脉络膜的血管也会被拉长,被拉长以后血管就变细变窄了,就会导致视网膜、脉络膜缺血,引起相应的病变。
比如玻璃体混浊后,表现为眼前有黑影飘动,夜晚有闪光感,是因为玻璃体缺血变性后导致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液化等并发症。脉络膜和视网膜缺血后就会导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出现后巩膜的葡萄肿、视网膜周边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同时高度近视还会引起黄斑部萎缩性病变,黄斑部裂孔、劈裂等。高度近视还会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引起斜视、弱视。
高度近视是高致盲性眼病,仅次于白内障,有失明的风险,但不是说高度近视一定就会致盲。其致盲的主要原因在于可能引发的黄斑病变,这一过程从最初的无病变状态,逐渐发展到早期病变,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高度近视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应在眼底病变发生前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病变的发生;而对于已发生眼底病变的个体,则应阻止病变从早期阶段进展为致盲性病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显著降低高度近视导致的致盲率、致残率。
另外,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若突然遭遇视力下降或完全丧失,或突然感到视野中有黑影遮挡、有闪光感,应立即就医,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更严重并发症。
高度近视患者平时不能做哪些运动?高度近视患者首先不建议潜水。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拉长,赤道扩张,本身血管就细了,眼部处于一种缺血的状态。潜水时压力会发生变化,有可能导致动脉、静脉栓塞,发生缺血性视网膜病变,视力可能会突然下降,甚至看不见。第二,不建议蹦极、坐过山车等剧烈运动。如果玻璃体有液化,对视网膜有牵拉,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这种牵拉会增加,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发生脱离。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不建议高度近视患者做剧烈摇头的运动,同时不宜过度用力搬运重物,以防增加腹压,这可能促使玻璃体对视网膜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并发症。高度近视患者平时进行锻炼,可以选择柔和一点的运动方式,比如太极、瑜伽、快走,主要就是避免做头部剧烈运动和眼睛压力发生变化的运动。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部病变往往较为严重,可能包括玻璃体液化及视网膜周边变性等。对于计划顺产的女性高度近视患者,建议先进行眼底检查,咨询眼科医生意见。因为顺产过程中腹压的增加会导致眼部压力变化,可能引起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进而增加视网膜脱离和眼部缺血的风险。
作者:尹连荣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邱礼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