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首爾7月1日電(記者彭茜)韓國學者金成修依然記得初次到西藏拉薩考察時,剛下飛機看到的那抹蔚藍,跟大城市略帶灰色的天空很不一樣。
????神奇雪域
????2001年,還在南開大學讀歷史學博士的金成修隨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考察團一同赴西藏考察。當時,她以清代邊疆史為研究方向,為獲得對中國邊疆的直觀認識,她選擇踏上這片神奇的雪域。
????那段時間他們一同考察西藏的寺廟、古建筑、百姓生活,舉辦研討會。正是青稞收獲季,在“藏源”山南的雅隆河谷,滿眼是大片金黃的青稞田,金成修被藏地農(nóng)區(qū)的豐饒深深震撼。農(nóng)民們身著傳統(tǒng)服飾,載歌載舞慶豐收,她將農(nóng)民端來的青稞酒一飲而盡,清涼中帶著甘甜。
????金成修也難忘雅魯藏布江的遼闊。在支流旁的樹林中,大家入鄉(xiāng)隨俗“過林卡”(相當于郊游),盡管吃的是簡單的盒飯,但所有人都享受這幕天席地的自然。她記憶中的八廓街則充滿著市井生活的氣息:印度、尼泊爾小販售賣各色商品,藏族男人在甜茶館里大聲聊天,佛教徒繞著八廓磕長頭,她感動于他們的虔誠。
????拉薩三大寺、大昭寺、桑耶寺、昌珠寺……金成修記不清考察了多少寺廟,只記得酥油燈映出古老的壁畫、或憤怒或平靜的佛教造像精美異常,看到自己研究的歷史人物曾經(jīng)處事的場所,她總會一陣激動。
????填補空白
????在韓國,做中國邊疆研究并不是一門“顯學”,相關研究學者稀少,但金成修早在初中時就夢想要投身于此。那時她喜愛讀世界史,醉心于蒙古帝國的遼闊和吐蕃王朝的神秘,卻發(fā)現(xiàn)韓國史學書籍中對中國邊疆以及亞洲內(nèi)陸史著墨不多,便暗暗決定要填補這片空白。
????本科和碩士階段金成修就讀于韓國延世大學歷史系,開始關注“康熙年間蒙藏關系”,但她清楚地知道要捧得該領域的真經(jīng)必須“去中國”。碩士畢業(yè)后,她拿著研究蒙藏關系史的畢業(yè)論文找到明清史專家、南開大學教授馮爾康,希望投他門下讀博。
????馮爾康看完論文,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二十五史》中的兩本,各翻出一篇讓金成修朗讀和解釋,以考察她的漢學基礎。盡管她讀得并不十分流利,但大意都解釋明了。馮爾康便欣然應允。
????中國的博士大多3年畢業(yè),但金成修卻堅持6年“賴著不走”,為的是追求論文的完善。
????馮爾康對她的要求是掌握多語種文獻的分析能力。她便到內(nèi)蒙古大學進修了兩個學期的蒙文、藏文課程,自學滿文,又向內(nèi)蒙古社科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機構專家請教,并結合在內(nèi)蒙古、西藏、甘肅、青海等地的實地考察,著力搜集蒙藏文資料,幾年下來已能順利閱讀蒙藏文原始文獻,更不用提早已同中國人一般流利的漢語。
????就是這樣一名土生土長的韓國人,根據(jù)藏文譯成漢文的《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傳》,被蒙古史專家喬吉評論為“對原文的理解和翻譯基本無誤,非常難得”。她的學術著作《明清之際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qū)的傳播》,綜合利用了漢文、滿文、藏文以及英文、日文等原始資料和研究成果,對16、17世紀蒙古政治改革與藏傳佛教的結合提出了全新認識。
????再赴西藏
????學成歸國后,金成修先在母校延世大學擔任研究員,隨后在首爾科技大學擔任副教授,講授中國文化、現(xiàn)代中國與東亞以及東西文化交流等本科通選課。她把對中國邊疆史的理解也融入這些課程中,希望借此讓學生對中國有更全面認識。授課之余,金成修還筆耕不輟地研究17世紀蒙藏關系、宗教人物的活動內(nèi)容,未來計劃關注多語種歷史檔案的形成,并譯介出版一本關于西藏歷史的著作。
????今年8月,金成修將和韓國一批專家學者再赴西藏考察。時隔十多年后故地重游,金成修滿懷期待,想看看那些“舊識”又有怎樣的新變化,寄望于這塊寶地能喚起韓國學界更多關注。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