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葡萄情-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4

10/16

14:59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特稿

夜话葡萄情

2024-10-16 14:59:4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4版 特稿

  在广西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当地村民在分拣刚刚收摘的葡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向志强 李欢

  桂北的秋夜,天气微凉。记者乘车来到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一弯月牙之下,连片的葡萄大棚轮廓清晰。今年新结的葡萄已全部摘完,仍有村民在棚里忙活。

  “就跟女人生完孩子坐月子一样,收获后的葡萄地也要马上施肥调养,明年才有更好的收成。”刚回到家的村民王德利说。

  看到记者一行进门,王德利的爱人罗玲玲一边热情地打着招呼,一边端来一盘葡萄给记者品尝,“这是我们这里的‘阳光玫瑰’,又甜又香,每斤的价格比外面要高出一两块咧。”

  王德利今年种了12亩葡萄,有七八个品种。“价格不错,特别是新品种‘妮娜皇后’,一斤三四十块钱。”他笑着说,销路也不愁,这两年村里游客很多,光靠现场采摘就卖了不少。

  在毛竹山这个100多人的小村子,葡萄是村民甜蜜生活的重要来源。正准备休息的老队长王海荣一听记者是来了解葡萄产业的,睡意朦胧的双眼一下子冒出光来,“我们村能有今天的面貌,全靠葡萄……”

  别看今天的毛竹山远近闻名,20多年前却是全镇最穷的村子之一。“毛竹山,泥瓦房,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郎”——这首民谣道尽了当时毛竹山人的窘境。王海荣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只得背井离乡打工谋生。

  直到本世纪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政府邀请一名在外种葡萄的本地人回乡,进行葡萄种植试验。听到消息的王海荣迅速赶回家乡,准备大干一场。

  有人兴奋,也有人犹豫和担心。特别是得知每亩地投入高达5000元时,有的人把挖好的沟渠又填了回去。王海荣的家人也劝他别冒险。“我思考再三,既然决定去做,就要有信心。”王海荣说,在外打工几年攒的1万块盖房钱,一股脑地投到葡萄地里。

  “2002年春天第一次看到葡萄树开花,非常激动”“6月20号给果子套袋,心里别提有多美”“8月5号摘果,当年就把成本收回来了”……王海荣兴奋地讲述着20多年前种葡萄的每一个节点,清晰得仿佛今年发生的事情。

  试种成功彻底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成立葡萄种植协会,构建“党小组+理事会+基地+农户”模式,科技特派员定期指导……多方努力下,毛竹山村的葡萄产业稳步发展,家家户户都盖起了“葡萄楼”。

  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葡萄棚从木头建的低矮小棚换成了钢结构的宽敞大棚,刮风下雨也能在棚里安心干活。

  “价格下跌、品牌不响”——在村支书王新明家,他坦言目前存在的不足。为此,村里积极引入新品种,并紧紧依托科技特派员提升种植管理水平。全村320亩葡萄地,今年进行品种更新的有60亩。

  行走在太阳能路灯点亮的村道上,一阵嘹亮的歌声从一栋3层小楼传出。村民刘红云正在家中用话筒和音响唱歌。“我年纪大了,地流转给别人种葡萄了,现在带带孙女、唱唱歌,很满足。”刘红云抱着孙女说。

  告别时,王德利热情地把记者送出家门,门口“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的牌子异常醒目。月光洒在不远处的大棚上,里面葡萄树枝叶繁茂,等待着又一年的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冯明
关键词:葡萄,王德利,毛竹,村民,王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