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四代人見證鐵路的“快與變”
2019-05-27 17:32:31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guān)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5月27日電(記者孫清清)作為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臨潁站的鐵路信號工,48歲的石俊剛在臨潁站工作了30多年,先后參與1996年以來我國鐵路六次大提速的前期提速試驗工作。

  1987年石俊剛子承父業(yè)到臨潁站工作,他的爺爺、父親和兒子都是鐵路職工,一個家庭四代人的命運與鐵路發(fā)展緊密交織。

  石俊剛的父親、75歲的石庭義至今保存著一盞1973年從臨潁站“退役”的煤油燈,這個老物件是石庭義的父親在臨潁站工作期間,夜晚用作指導列車行駛的信號燈。

  “1958年,我父親石殿堂到臨潁站工作,做過扳道員和車站值班員。當時鐵路沒有電,發(fā)信號和扳道岔都靠人工?!笔チx說,“白天,父親拿旗接車,舉紅旗停車,舉綠旗開車;到了傍晚,要往車站軌道旁的鐵桿上掛煤油燈,有紅黃綠3種燈光,紅燈禁行、黃燈慢行、綠燈準許通過?!?/p>

  由于控車信號傳遞方式落后,為了保障列車行駛安全,當時鐵路實行“站間閉塞”,站與站之間只允許行駛一輛列車。

  因此,在石殿堂那個靠人工舉旗和掛煤油燈傳遞控車信號的時期,有個特別現(xiàn)象,兩個臨近城市之間小站很多。

  “現(xiàn)在,從鄭州站到臨潁站,中間只經(jīng)停長葛站和許昌站,而當時中間需經(jīng)停的車站有10個,站站停車。”石庭義說,“站間閉塞”時期,客貨車的時速在四五十公里。

  1974年是石庭義到臨潁站當信號工的第二個年頭。在這一年,臨潁站實現(xiàn)從人工向電氣自動化轉(zhuǎn)型,一架架信號機出現(xiàn)在軌道邊。

  有了信號機,石庭義負責臨潁站南北12公里范圍內(nèi)21架信號機等設(shè)備的維護和檢修,靠一輛自行車、一雙腳,一干就是12年。他最驕傲的是職業(yè)生涯零差錯,沒有辜負信號工肩上的職責。

  1986年石庭義從臨潁站退休,石俊剛子承父業(yè),成為臨潁站的信號工。此后20多年,石俊剛親身參與和見證了我國鐵路歷史上的六次大提速。

  “臨潁站南北20多公里的軌道平坦、筆直,加上硬件好,成為鐵路六次提速試驗區(qū)段之一。”石俊剛說,每次提速意味著技術(shù)升級與設(shè)備更新?lián)Q代,背后是巨大的工作量與鐵路職工的辛勤付出。

  1996年11月20日19時是石俊剛終身難忘的時刻,首次提速的試驗車從臨潁站疾駛而過,跑出了185公里的時速。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鐵路大提速,出現(xiàn)了時速200公里的和諧號動車組,中國進入快鐵時代。

  2016年7月15日11時20分,我國動車組在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實現(xiàn)擬運營高鐵列車時速420公里交會和重聯(lián)運行,成為中國高鐵最高速。

  信號工是苦差事,但石俊剛的“90后”兒子石居鋒大學畢業(yè)后,去年到臨潁站又成為了信號工?!艾F(xiàn)在是普速轉(zhuǎn)向高鐵的時代,鐵路通信也迎來劃時代變革,普速列車司機主要靠瞭望鐵軌兩側(cè)的信號機控制車距、車速,而高鐵列車行駛基本上靠信號指令控車?!笔愉h說。

  目前,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下轄的高鐵里程超過1000公里,管內(nèi)普速鐵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重載鐵路“四鐵聯(lián)運”,成為我國鐵路“提速史”的生動縮影。

  今年,石俊剛把那盞從父親手中傳承的“煤油燈”,又傳承給了石居鋒——這個家庭的第四代鐵路人。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張家界云海
張家界云海
第72屆戛納電影節(jié)閉幕
第72屆戛納電影節(jié)閉幕
國際·一周看天下
國際·一周看天下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nèi)新聞照片一周精選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nèi)新聞照片一周精選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54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