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漢族“曼巴”
2019-08-01 17:07:51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寧8月1日電 題:青藏高原上的漢族“曼巴”

  新華社記者李亞光

  夏日的長江源綠草茵茵、山花爛漫。沿著寬闊奔流的通天河一路向北,汽車走完了柏油路,又走完了土路,最終駛向顛簸不平的草原,向大山深處行進。

  經過4個多小時車程,記者跟隨青海紅十字醫(yī)院麻醉科醫(yī)生王學軍來到卡吉村的夏季草場巡診。不遠處,一頂白色帳篷正冒著裊裊炊煙,公松一家6口人早已在門前等候。他們手捧哈達,身著藏族節(jié)日盛裝,笑容燦爛的臉上滿是期盼。

  “曼巴,曼巴!”公松的女兒們不住地用藏語高呼著“醫(yī)生”。對她們而言,漢族曼巴王學軍既是恩人,也是如同父親一般的存在。

  公松家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尕朵鄉(xiāng)卡吉村,和妻子育有4個女兒。其中一位罹患先天性脊柱側彎,一位因汽油燒傷,手掌發(fā)生瘢痕攣縮,5指常年無法伸開。2017年底,公松的另一個女兒又不慎被瑪尼石砸傷骨折。

  得知公松家境并不富裕,在稱多縣醫(yī)院進行駐點醫(yī)療幫扶的王學軍多方聯(lián)系各地公益基金會籌集費用,將公松的3個女兒送往位于省會西寧市的青海紅十字醫(yī)院進行診治?;加屑怪鶄葟澋牟匕屠捎诓∏檩^為嚴重,前后共進行了5次手術。

  公松告訴記者,每次去西寧治療,青海紅十字醫(yī)院都會為他們家專門騰出一間病房住宿,王學軍還用自己的飯卡負擔他們三餐,節(jié)省不少開支。

  再過一段時間,14歲的藏巴拉毛就能挺直脊梁走路了。“想到自己能重新回到小學課堂,像正常人一樣和小伙伴們游戲打鬧,我心里就忍不住高興?!辈匕屠f。

  像公松家一樣得到王學軍幫助的牧戶人數(shù)不少。從卡吉村離開后,記者采訪了王學軍的多位親友和同事,他們紛紛表示這位漢族醫(yī)生對高原藏區(qū)有著獨特的情結和執(zhí)念。

  玉樹州的干部們告訴記者,2007年至今王學軍一得空就來藏區(qū),年均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坐診、巡診近100天。通過發(fā)動各方資源力量,他幫助過的牧民群眾已達上百人。

  稱多縣教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年王學軍幾乎跑遍了當?shù)氐钠h學校,多方奔走尋助,為孩子們捐書包、衣物、被褥,在幾個村辦小學建立了圖書室。

  玉樹州囊謙縣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生告訴記者,王學軍常忍著缺氧開展手術,最多時一年做了105臺。在他帶動下,當?shù)蒯t(yī)院麻醉水平穩(wěn)步提升,如今已可獨立開展一些較復雜的手術。

  西安西京醫(yī)院的醫(yī)生告訴記者,朋友們最“怕”接王學軍的電話。近年來,來自多省的醫(yī)療隊伍應王學軍邀請,自掏路費、帶著設備資金援助玉樹各地醫(yī)院,帶去較先進的醫(yī)療理念。

  在朋友們眼中,王學軍對高原滿懷深情,永遠都有幫不完的人。他的執(zhí)拗和堅持,常給身邊人帶去陽光和正能量,最終匯聚更多愛心救難扶弱。

  但在親人眼中,王學軍卻是一個不懂得照顧自己,更不懂得照顧家庭的男人。

  王學軍的家人告訴記者,王學軍今年49歲了,這些年高原反應越來越嚴重。頻繁坐飛機往返于西寧和更高的高原,因氣壓劇烈變化,他的鼓膜一度受到損傷,聽力急劇下降。

  王學軍的兒子告訴記者,父親手機里的每個公益軟件,個人累計捐助資金都超過2萬元。他幫助了那么多不認識的人,卻沒怎么幫過自己的親戚,甚至連一雙貴點的籃球鞋都舍不得給兒子買。

  和記者交談期間,一談到家庭,王學軍常常陷入沉默??梢徽劦焦ぷ鳎鯇W軍總有說不完的話。

  王學軍還記得,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時,他兩次向組織主動請戰(zhàn),第一時間奔赴災區(qū)現(xiàn)場。在兩地挽救了不少傷員的他,看多了生命無常與生離死別,內心觸動很大。

  “生活太美好,人們都希望健康快樂地活著?!蓖鯇W軍說,“如今高原條件還相對落后一點,一些人還需要幫助。作為一名醫(yī)生,在我有能力做一些事的時候,就多做點?!?/p>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美聯(lián)儲降息
美聯(lián)儲降息
云陽龍缸:雄險俊秀醉游人
云陽龍缸:雄險俊秀醉游人
合肥:戲水享清涼
合肥:戲水享清涼
高溫下的勞動者
高溫下的勞動者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82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