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劉三姐”眼里的漓江
2019-11-29 07:51:45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電影《劉三姐》劇照。

▲漓江風光。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第一部山水音樂風光片《劉三姐》上映。這部電影成就了“劉三姐”黃婉秋,讓更多的人從銀幕上看到了“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漓江風光

  光陰荏苒,蜿蜒流淌在桂北崇山峻嶺間的漓江并非一直風平浪靜,經歷了從美到亂、由亂到治的過程。黃婉秋作為見證者,經歷了漓江的雨雪風霜

  自幼就生活在桂林,一輩子沒有離開,黃婉秋對漓江的愛不離不棄,深入靈魂。如今76歲的她仍致力于傳承“劉三姐文化”,致力于漓江生態(tài)保護,用赤誠之心守護著母親河

  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第一部山水音樂風光片《劉三姐》上映。這部集合了廣西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和山歌文化等元素的電影美輪美奐,不僅在國內獲得巨大成功,還先后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掀起“劉三姐旋風”,可謂轟動中外。

  在影片中飾演歌仙“劉三姐”的黃婉秋時年17歲,從此一舉成名。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們依然記得“劉三姐”,記得黃婉秋。在許多人心目中,“劉三姐”就是黃婉秋,黃婉秋就是“劉三姐”。著名作家、電影《劉三姐》編劇喬羽說:“這是藝術上的大成功,許多藝術家終生孜孜以求的便是這一點?!?/p>

  沒有漓江的山山水水,就沒有《劉三姐》這個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這部電影也許催熱了漓江之名,讓更多的人從銀幕上看到了“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無限風光。但更應該看到,正是美麗的漓江成就了這一切。

  事實上,黃婉秋與漓江結緣并不完全因為電影《劉三姐》,她自幼就生活在桂林,一輩子沒有離開,對漓江的愛不離不棄,深入靈魂。因為這樣的情結,如今76歲的黃婉秋仍致力于傳承“劉三姐文化”,致力于漓江生態(tài)保護,用赤誠之心守護著母親河。

  60載光陰荏苒,蜿蜒流淌在桂北崇山峻嶺間的漓江并非一直風平浪靜,經歷了從美到亂、由亂到治的過程。黃婉秋見證了漓江的雨雪風霜。在她眼里,漓江作為廣西乃至中國山水的名片,堪稱“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標志和靈魂,是大自然對人類珍貴的賜予;讓漓江永續(xù)美麗,留給子孫后代,需要多方持續(xù)努力。

  “山頂有花山腳香,橋底有水橋面涼”

  青峰倒影,煙波浩渺,小橋流水,古木參天……悠悠漓江之上,清脆的歌聲撕開了山野的寧靜,如百靈鳴叫,婉轉動聽。不見其人先聞其聲,順著漓江之水,神仙般“腳踩葡萄藤,手持青竹竿”的女子由遠及近,出現在一幅“水墨畫卷”中。

  這位用歌聲喚醒高山流水的女子,正是“劉三姐”。

  電影《劉三姐》開篇,這部分唯美的鏡頭拍攝自漓江陽朔段。那時的漓江是什么樣子,黃婉秋記得非常清楚——山是翠綠的,原生態(tài)林木郁郁蔥蔥,清晨彌漫著薄薄的霧嵐,黃昏沐浴著五彩霞光;水是透明的,再深的地方都能清楚看到江底茂密的水草,成群的魚歡快地穿梭;江岸的鳳尾竹隨風搖曳,一行行白鷺不時悠然飛起,在江面上靜靜劃過……

  《劉三姐》作為音樂風光片,山歌是重要支撐。喬羽攜手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從廣西民歌山歌里吸取營養(yǎng),傾力打造的每一首插曲都非常優(yōu)美,充滿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在海內外廣為傳唱。歌曲內容豐富,但主題集中:歌唱生活、歌唱愛情、歌唱美麗的大自然,歌唱人們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智慧和勇氣。

  音樂元素與畫面巧妙交融又相互映襯補充,是電影《劉三姐》的一個顯著藝術特色。江岸青山如黛、林木蔥蘢,江水清澈透亮、碧波蕩漾,配上詞曲皆絕的歌聲:“鴨子水面打筋斗,大船水面起高樓”“三月鷓鴣滿山游,四月江水到處流”“風吹云動天不動,水推船移岸不移”……說起這部電影的畫面和歌曲,回憶外景拍攝地的風光風貌,黃婉秋侃侃而談,滿懷深情。

  山頂有花山腳香,

  橋底有水橋面涼……

  電影第一首歌的第一句歌詞,事實上就是對漓江和諧生態(tài)系統的概括描述,山頂的花和橋底的水都是大自然恰到好處的安排,美就美在渾然天成,原原本本。黃婉秋說,回頭去看,這部電影再現并贊美大自然,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漓江兩岸民眾樸實的生態(tài)意識。

  “那時候,也沒人天天說要如何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但天然的漓江就是這么迷人。”黃婉秋坦言,當時自己還很年輕,真的是“茸毛鴨仔初下河”,想得并不深遠。真正刻意去關注漓江生態(tài),則是后來的事情了……

  《劉三姐》拍攝于1960年春夏之際。黃婉秋對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早已習以為常,《劉三姐》攝制組來到漓江拍外景,劇組的同事驚嘆世間竟然還有天堂一樣的地方:“你的家鄉(xiāng)真的太美了!”面對贊嘆,豆蔻年華的小婉秋赧然一笑,心里由衷感到自豪。

  與電影《劉三姐》結緣,對于黃婉秋來說其實是很偶然的。

  “劉三姐”是壯族民間傳說中的歌仙,其故事在八桂大地流傳甚廣。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之際,廣西各地以彩調劇、桂劇等形式演出不同版本的《劉三姐》,深受群眾歡迎。中國歌劇舞劇院編劇喬羽來到廣西,被“劉三姐”的故事和廣西秀麗的山水深深吸引,與長春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蘇里一起策劃拍一部電影。兩位著名藝術家的想法得到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廣西方面提出兩點意見:一是建議以桂林山水作為敘事背景,二是希望多用本土演員。

  隨后,籌備工作加快推進。桂林桂劇團演員黃婉秋長相甜美,性格開朗大方,被選中出演配角“舟妹”。黃婉秋沒有想到的是,經過試鏡、拍攝和審看樣片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原來出演“劉三姐”的演員被否定了,導演最后選中了她。

  黃婉秋后來才知道,導演蘇里決定起用她,是發(fā)現她清新自然,性格里有一股倔強勁頭,柔情中帶著潑辣,符合“劉三姐”人物形象的要求。讓一個不滿17歲的青年演員擔綱主角,顯然有一定風險。黃婉秋不負眾望,依靠自己良好的悟性和刻苦鉆研的韌勁,把“劉三姐”美麗、善良、聰慧、潑辣的人物形象成功塑造出來,得到了廣大電影觀眾的認可和高度贊譽。

  后來,蘇里為自己這個大膽的決定感到欣慰,說小婉秋沒有讓他失望?!秳⑷恪犯柙~作者喬羽在電影完成20年后說:“我很佩服蘇里的眼光,他選演員真是選對了。”

  在黃婉秋看來,《劉三姐》這部經典電影作品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創(chuàng)人員對壯鄉(xiāng)民族文化和漓江山水的完美再現。她回憶,喬羽與蘇里認真研究壯族民族風情和民間山歌,影片拍攝過程中還在一字一句反復修改打磨。他們當時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藝術家了,仍然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作風令人欽佩。

  相對于劇本和音樂創(chuàng)作的艱辛,在外景選址方面,導演蘇里卻顯得輕松自如。蘇里對黃婉秋說:“漓江處處是美景,隨便找個地方停下來,架著機器就可以拍出非常美的畫面?!边@句話讓在漓江邊上長大的黃婉秋印象特別深刻。

  “我們早晨4點多就起床化妝,太陽剛剛出來就出發(fā),走到一個地方,導演說這里風景好,就這里了,就開始拍攝。”黃婉秋說,迎著太陽一路走一路拍攝,到中午休息時,不少人下河游泳,當年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電影公映引發(fā)的轟動效應超過了黃婉秋的想象,后來其跨越地域和時空的魅力,則更讓她驚嘆?!案母镩_放后,我們到東南亞、歐洲等地演出,依然反響強烈。在新加坡演出時,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要簽名的人。在馬來西亞,觀眾圍著演出團隊的大巴車,哪怕隔著車窗也要合影……”

  在新加坡,一個20多歲的女孩向黃婉秋亮出自己的身份證件,上面寫著“黃婉秋”三個字。女孩說,她爸爸媽媽都是《劉三姐》的忠實觀眾,反復看過不知道多少次。她媽媽懷孕時,患了重病的爸爸提出一個心愿:如果生個女兒,就取名“黃婉秋”。

  黃婉秋在海外了解到,許多華人朋友熱愛《劉三姐》,是因為在影片中能找到鄉(xiāng)愁,不論是山歌,還是山水風光,都引發(fā)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和優(yōu)秀文化的深深懷念。

  因為飾演“劉三姐”,黃婉秋成了許多觀眾的偶像,成千上萬的信件如同雪片般飛來。有一位觀眾連續(xù)看了99遍,寄來99篇觀后感。黃婉秋說,從觀眾的來信可以看出,每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但對桂林山水的贊美卻高度一致,很多人是因為看了電影才來到桂林領略漓江風光。

  “是漓江的山山水水造就了《劉三姐》,而《劉三姐》成就了我?!秉S婉秋說,“這輩子我是離不開漓江了?!?/p>

  “小小鯉魚不吞鉤,搖頭擺尾江中游”

  壯家人愛唱山歌,男女老幼都能唱,不在乎有沒有好茶飯,總要唱首山歌敬親人;壯家人熱情好客,你到漓江邊上做客,能喝到醉人的米酒、清冽的青茶,還常常能品嘗到江里的大鯉魚。

  電影《劉三姐》里有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場景:“劉三姐”初遇“阿牛哥”,在漁船上“隔著船艙喊一聲”,令靦腆的“五尺漢子臉也紅”。“正像笨鳥不開聲,忽然變成分水龍”,“阿牛哥”一頭扎進江里,抓回來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興奮地唱起山歌:

  小小鯉魚不吞鉤,

  搖頭擺尾江中游;

  知道我家客來了,

  跳出水面碰船頭。

  黃婉秋回憶在陽朔拍攝外景的日子,劇組里很多人都愛水?!鞍⑴8纭钡陌缪菡呤情L春電影制片廠著名演員劉世龍,出演的《英雄兒女》主角王成家喻戶曉。劉世龍剛接到角色邀請時并不情愿?!八f他一個軍人出身的男子漢,演這種唱山歌談情說愛的角色不太合適?!秉S婉秋說,“后來聽說桂林山水很美,特別是天天可以游泳,他就來了?!?/p>

  此前對“劉三姐”傳說沒有太多了解的劉世龍,也許還真是沖著漓江的魅力而來的。拍外景期間,“阿牛哥”天天在江里游泳。劇組怕他曬得太黑,前后鏡頭形象差異太大,他就戴著草帽游。

  “他是真的喜歡漓江的水,說看得到魚兒,看得到水草?!秉S婉秋說,“我那時候年紀小,不好意思下水,就在岸上看他們游,沒有感受到他們在水里撲騰的那種心情。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電影膠片上記錄著的漓江永遠是那樣清明透澈,碧水清且漣漪,而現實中的漓江卻悄悄發(fā)生了變化。不知不覺,“阿牛哥”癡迷的江水漸漸渾濁了,甚至河道也開始干涸了,江里很難看到搖頭擺尾的小小鯉魚了……電影《劉三姐》拍攝30周年之際,主創(chuàng)人員重聚桂林,他們發(fā)現漓江已經不像是原來的漓江。

  黃婉秋說:“30年后故地重游,我們坐船到陽朔,看到江面上漂著油污和垃圾,兩岸到處是橫七豎八的電線。蘇里導演感慨地說,他很慶幸當年拍了這部電影,把漓江最美的風景用影像記錄下來了,現在已經沒法再拍出那樣清新純美的電影了,因為漓江變了?!?/p>

  提及電影中一些取景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情況,黃婉秋無比痛心。她認為,《劉三姐》大寫意的灑脫和工筆畫的細膩相結合,把漓江的自然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加上對生活之美和愛情之美的描繪,濃墨重彩地謳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而人與自然,是一個值得永遠關注的重大問題。

  在黃婉秋記憶深處,“劉三姐”與“阿牛哥”在漓江邊的大榕樹下互訴衷腸的那場戲非常動人?!吧街兄灰娞倮p樹,世上哪見樹纏藤……”憨厚的“阿牛哥”與美麗的“劉三姐”以歌傳情,拋繡球訂下終身。如今,那棵大榕樹仍在河畔,只是沒有了當時的風姿。

  60年來,追尋愛情的足跡來到大榕樹下的游客越來越多。人們踩在樹根上拍照留影,在樹枝上掛紅繩許愿,日復一日,大榕樹不堪重負,漸漸枯萎?!按箝艠溆幸话朐浺验_始干枯了。當地政府請來園林專家進行救治,才讓它活了下來?!?/p>

  黃婉秋認為,漓江是大自然對桂林的特別賜予,利用獨有的自然風光和生態(tài)資源發(fā)展旅游,既讓中外游客領略到漓江之美,又能惠及當地群眾,這本是大好事。但是,粗放經營破壞了環(huán)境,付出的代價得不償失,更談不上可持續(xù)發(fā)展。

  同樣的漓江魚,吃著卻完全變了味,不是魚本身變了,是人的心思變了,變得急功近利。黃婉秋說:“以前沿江兩岸開了很多魚餐廳,江里的島上也有不少。這些餐廳的污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排到江里,垃圾到處都是,漓江水質怎么會不受影響?”

  上河漲水水推沙,

  下河魚兒搖尾巴;

  打得魚來街前賣,

  換得油鹽換得茶……

  這首歌意境樸實純美,儼然一幅動人的漓江漁家生活風景畫。后來,受利益驅使,撒網打魚變成了電魚,不法分子半夜在江上與漁政人員“躲貓貓”,連魚苗也電死了,何異于“竭澤而漁”呢?黃婉秋非常義憤,“好好的一條江,慢慢就不成樣子了,看著焦心”。

  令黃婉秋欣慰的是,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逐步樹立,漓江迎來了轉機。

  面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壓力,桂林市委、市政府重拳整治漓江污染。經過多年努力,當地陸續(xù)實施截污治污工程,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99%,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漓江城市干流及上游水庫全面禁止網箱養(yǎng)魚,沿岸養(yǎng)殖場全部遷移;禁止非法捕魚并嚴厲打擊電魚行為;關停所有采石場,實施山體復綠工程……

  曾經遍布沿岸及洲島的魚餐館,如今已全部拆除,直排漓江的污水源斷了,水質明顯改善。在2019年1-9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huán)境質量狀況排名中,漓江在全國位居前列。

  看到這些變化,黃婉秋很高興。她相信,經過持續(xù)努力,漓江的生態(tài)一定能不斷恢復,不愿吞鉤的小小鯉魚也一定會回來,搖頭擺尾地在江中暢游。

  “砍柴莫砍嶺上松,小小松樹有大用”

  “劉三姐”的故事已經流傳了1000多年。自古以來,漓江兩岸的人們就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電影《劉三姐》很多地方都浸潤著熱愛自然的元素。

  砍柴莫砍嶺上松,

  小小松樹有大用;

  有日松樹撐天起,

  敢擋東南西北風……

  “劉三姐”手持柴刀站在高高的山崖上,青春靚麗,唱出的《砍柴歌》旋律優(yōu)美,道理直白卻不失深刻。如果砍掉嶺上的松樹,就要受到“東南西北風”的吹打,就要接受大自然的懲罰。人們對大自然的索取絕不能無序,更不能無度。

  漓江之美,美在生態(tài),保護生態(tài)才能守住這份美麗。

  黃婉秋早早就注意到,在漓江,人們對自然無序和無度索取的現象越發(fā)嚴重。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她多次提出加強漓江保護的建議,努力推動維護漓江生態(tài)。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家都到河邊挑水、洗菜、洗衣服。”黃婉秋回憶,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漓江沿岸出現了很多采石場,江里還有非法野蠻挖沙的船,河道、綠洲被挖得千瘡百孔,汛期洪澇災害時有發(fā)生,到了枯水季節(jié)常常斷流。沿岸許多工廠工業(yè)廢水直排入江,游客大增而管理跟不上,也使漓江承載的壓力越來越大。

  當年“劉三姐”勸阻“舟妹”砍伐山嶺上的松樹,后人卻連漓江源頭的原始林木也砍了。

  漓江發(fā)源地貓兒山是“華南第一峰”,紅軍在長征途中突破湘江后,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就在貓兒山地區(qū)。貓兒山南麓,興安縣華江瑤族鄉(xiāng)高寨村是“漓江源頭第一村”。山里田地有限,大家便以砍伐林木維持生計,當地竹品廠、木材廠一度有數十家之多。

  除了源頭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威脅,漓江上挖沙行為也日益猖獗,河道被挖得千瘡百孔。

  無論是參加政協視察活動,還是外出演出,黃婉秋都關注著漓江的生態(tài)狀況,并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呼吁保護漓江。

  提案指出:“漓江風景區(qū)是國有自然資源,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是在全世界有著高知名度的旅游勝地。而這一勝地正受到非法挖沙者的嚴重威脅。”“在漓江非法挖沙,不但嚴重影響河道及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還影響到社會的穩(wěn)定。因此,非法挖沙亟待有效制止,保護漓江需要加大力度,刻不容緩?!?/p>

  對于漓江挖沙屢禁而不止的原因,黃婉秋在提案中直言:“不排除個別國家干部入股非法挖沙船,或得到挖沙老板的好處費,充當保護傘,增加了治理難度?!?/p>

  提案還建議:“制定相應法律法規(guī),加大對非法挖沙者的打擊和處罰力度,對造成重大破壞的要有刑事處罰。建議成立專門的部門治理漓江,打破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的局面?!?/p>

  黃婉秋的提案以及許多干部群眾甚至旅游者的呼聲引起重視。桂林市在體制機制上大膽突破,成立漓江管理委員會,改變“九龍治水”局面,同時重拳治理環(huán)境污染。漓江流域沿線采石場、采砂場及養(yǎng)殖場被大量關停,實施生態(tài)的保護和修復;各縣區(qū)推出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一體化多項改革舉措,大力實施改廚改廁改圈、污水和垃圾集中治理。

  漓江之上,166艘老舊游船接受了全面改造,不具備環(huán)保條件的全部淘汰,新增星級游船使用節(jié)能環(huán)保動力系統,取消船上烹調,實行統一配餐。

  漓江上游,作為漓江水源涵養(yǎng)地和生態(tài)屏障,興安縣自治區(qū)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創(chuàng)建率達90%,市級生態(tài)村創(chuàng)建率達到100%。曾經因為砍樹而“人窮山敗、山窮水敗”的高寨村告別資源粗放開發(fā),禁伐、禁采、禁漁等條款寫進了村規(guī)民約。依托漓江源自然資源、長征文化資源和民族風情資源,當地打造“三色”文化旅游,在轉型的新路上一步一步往前走。

  生態(tài)意識的樹立,從發(fā)展理念的深刻變化開始。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委、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護漓江,堅守生態(tài)底線逐步成為當地干部群眾的共識。

  黃婉秋說:“雖然我已經不再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但對漓江生態(tài)一直關注,不能因為卸任了就不關心了。見到各級領導,我每次都說保護漓江的事情,要一直好好保護下去?!?/p>

  話題回到電影《劉三姐》,黃婉秋特別偏愛姑娘們在山上邊采茶邊唱山歌的那一段情節(jié)。壯家姑娘勤勞純樸,“早起采茶頂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這本是那個年代的日常生活畫面。經過劇組精心打磨,勞動之美被藝術地呈現出來,成了電影中的一個經典場景。

  草中野兔竄過坡,

  樹頭畫眉離了窩;

  江心鯉魚跳出水,

  要聽姐妹采茶歌……

  藝術家的內心對大自然都有一份特別的敏感,何況生在漓江長在漓江的黃婉秋,當年面對鏡頭唱起《采茶歌》是時候,她就開始意識到,大自然是一個整體,誰也離不開誰。

  “一只小船輕悠悠,月兒彎彎在當頭”

  電影片尾,“劉三姐”和“阿牛哥”劃著小船,在如鉤新月的照映下,沿著兩岸長滿鳳尾竹的漓江款款前行,擺脫財主的追蹤,走向新生活。悠悠山歌以白描手法寫景抒情,充滿浪漫主義情懷。

  一只小船輕悠悠,

  月兒彎彎在當頭;

  人看明月當頭掛,

  我看明月順水流……

  電影《劉三姐》的美,在這一部分到了極致,無論是畫面和音樂,還是歌詞的內涵、韻味和意境,都飽含著對綠水青山和純潔愛情的贊美之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黃婉秋記得,這些鏡頭拍得很辛苦,也拍得很成功。漓江上皎潔的月亮,從此深深刻入腦海。

  多年來,黃婉秋很喜歡和家人一起去漓江上賞月,坐著竹筏體會“一只小船輕悠悠、月兒彎彎在當頭”的那一份美好光景。

  “以前經常去,特別是中秋節(jié),我們幾乎都去。”黃婉秋說,“但是后來就不怎么去了,因為看到漓江環(huán)境一天不如一天,面對垃圾和污水,哪有心思賞月?”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漓江流域整污治亂成效漸顯,彎彎月亮又重新清晰地倒映在一江清水的波光里了。

  以漓江為代表的桂林山水是我國自然風光的典型代表,改革開放以來有160多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政要慕名到訪。

  “漓江不僅屬于桂林人民,屬于廣西人民和全國人民,也是屬于世界的,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擁有的財富,我們都要很好地去呵護它。”

  “要全力保護好桂林山水,繼續(xù)做好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治理工作,特別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讓這一人間美景永續(xù)保存下去?!?/p>

  黨中央對漓江的生態(tài)保護十分關注,殷殷囑托。

  2018年,桂林接待游客量首次超過1億人次。隨著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保壓力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重。黃婉秋認為,一方面要依托資源優(yōu)勢促進發(fā)展,充分發(fā)揮漓江品牌效應造福群眾;另一方面,必須處理好開放發(fā)展與生態(tài)保護之間的關系,守住“綠水青山”才能換來“金山銀山”。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同時,桂林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核心競爭力在于生態(tài)資源,也在于文化資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桂林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資源優(yōu)勢,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新文章正是從“劉三姐文化”破題開篇。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自2004年公演以來,天天演出并幾乎場場爆滿,此后一批精品文化演藝項目陸續(xù)推出,“演藝之都”的新名片日趨閃亮。

  為傳承“劉三姐文化”,黃婉秋傾注了大量心血。她和女兒、外孫女一家三代同臺演“劉三姐”,打造舞臺劇《歌仙劉三姐》和全息穿越劇《遇見劉三姐》,深受觀眾歡迎。幾十年來堅持不懈,使她的藝術生命得以青春常駐。

  2015年,黃婉秋榮獲文化部頒發(fā)的“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2017年央視春節(jié)聯歡晚會,以象鼻山為舞臺的桂林分會場閃耀熒屏?!俺礁?,這邊唱來那邊和……”黃婉秋攜手張信哲、鄧紫棋,以一首觀眾耳熟能詳的《歌從漓江來》將晚會推向了高潮,既展現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勃勃生機,又呈現了桂林自然生態(tài)之美和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fā)展新成就。

  黃婉秋高興地看到了“在保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保護”的桂林實踐。今日漓江,山青水碧生態(tài)美,生活在江畔的人們談起母親河,無不充滿自豪感、幸福感、滿足感。黃婉秋說:“我真的很慶幸自己生長在漓江邊,就像人們說的一樣,‘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p>

  黃婉秋在記錄她藝術生涯的《只有山歌敬親人》一書上,為60年前的老照片寫了幾句“獨語”:“往昔的回憶只能定格在照片上,留存在心靈里,好美,好美……”

  往昔畢竟已成往昔。黃婉秋堅信,只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fā)展理念,人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漓江的生態(tài)也一定會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子子孫孫就能夠長久地享有漓江上“人看明月當頭掛、我看明月順水流”的良辰美景。

  黃婉秋說:“綠色發(fā)展,功在千秋?!保ㄓ浾咄跄睢⒈R羨婷)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巴黎:香街點燈
巴黎:香街點燈
第二屆紐約花燈游園會開幕
第二屆紐約花燈游園會開幕
川藏線上的美麗風景
川藏線上的美麗風景
神奇“不凍河”
神奇“不凍河”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528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