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鐘芳蓉以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優(yōu)異成績選擇了考古專業(yè)。一些網(wǎng)友表示惋惜,認為這個專業(yè)沒有前途,鐘同學卻表示,她本人特別喜歡這個專業(yè),以后還打算繼續(xù)做考古研究。全國各地考古機構和考古人也紛紛出場“力挺”,為她送上祝福。讀到這則新聞,筆者頗為感動。這個被網(wǎng)友戲稱為“全國考古界寵起來的小女孩”在一定意義上表明,當下社會特別是青年群體對成功的定義已更加多元、人文情懷也更加深厚;把前途等同于“錢途”的觀點正在失去市場。鐘同學堅定的“考古夢”,讓我們讀到了一份強烈的文化熱情。
應該說,這既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其生動表現(xiàn)。毋庸諱言,有一段時間,考大學僅僅被看作跳出“農(nóng)門”的手段,選專業(yè)則被簡單地等同于選“飯碗”,文史哲以及各類基礎學科因被認為不容易就業(yè)而門可羅雀、無人問津,有一些考生出于今后的生計考慮忍痛放棄自己的冷門愛好,少年志向化為虛空。其實,讀大學既是謀生之階,更是成才之路。選擇專業(yè),除了為今后的物質生活找一份保障,更應為人生的心靈旅程尋一片港灣。這一切固然有賴于個人的思考和抉擇,也受到社會發(fā)展狀況和進程的很大制約。
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認為,當經(jīng)濟進入成熟期,人們會認識到,“人類的幸福并不是只能在持續(xù)增長的經(jīng)濟中找到”。當前,我國已經(jīng)穩(wěn)定地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化在社會宏觀發(fā)展以及個體生活中的分量都變得更重。文學藝術、考古文博等領域成了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今天,對于不少人來說,聽講座、逛書店、看展覽、品藝術變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博物館、美術館、影劇院、音樂廳、圖書館成了心心念念的打卡地。一股創(chuàng)造文化、傳播文化和享受文化的熱情,正在全社會興起,并為文化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
特別是在免于物質匱乏的條件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即便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地區(qū)差異等原因,各人生活水平有高低、家庭境況有差異,但從整體上看,他們對文化藝術的興趣更強,也更有堅定的決心和信心,遵從內心的召喚,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業(yè)。據(jù)媒體報道,近年來考古學、古文字學等以往被視為冷門的學科,成為越來越多高分考生的首選;哲學、博物館學等看似“高冷”的專業(yè),就業(yè)狀況也都不錯。這充分說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文化領域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成為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文化發(fā)展與人才培養(yǎng)的良性循環(huán)日益明顯。
在鐘同學的“考古夢”里,我們還可以看到文化的傳承。鐘同學自述,報考考古專業(yè)受到了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樊錦詩是我國著名考古專家,被稱為“敦煌的女兒”,大半生奉獻給敦煌這座文化寶庫,為之嘔心瀝血,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我們知道,文化是一項需要久久為功的事業(yè)。只有一代代人薪火相傳,文化才能永續(xù)發(fā)展并鑄就一座座高峰。而一個時代偶像的變遷往往折射出價值觀念的變化。樊錦詩等文化名家成為年輕一代追隨和效仿的偶像,發(fā)揮著點燃理想的明燈作用,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文化夢”勃興,而這恰是中國文化復興最牢固也最可期待的基礎。因此,在為鐘同學的“考古夢”點贊和祝福的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中國文化和學術必將因鐘同學這樣的新鮮血液的自覺加入而變得更加生機勃勃,迎來愈發(fā)燦爛的明天。(胡一峰)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